【穿越历史的感动】费尽心思找窍门 痴迷钻研搞革新
- 来源:人民网
- 时间:2021-06-21 10:23:28
故事主人公:尉凤英,曾任沈阳一三九工厂副厂长、工会主席。1953年,为赶制抗美援朝需要的产品配件,她研制成功自动分料器和半自动搬柄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到1959年底,她实现技术革新170多项,并倡导成立“业余红专大队”,带领队员积极参加职工技术协作活动。
尉凤英,曾任沈阳一三九工厂副厂长、工会主席。1953年,为赶制抗美援朝需要的产品配件,她研制成功自动分料器和半自动搬柄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到1959年底,她实现技术革新170多项,并倡导成立“业余红专大队”,带领队员积极参加职工技术协作活动。
1953年,出身于抚顺煤矿工人家庭的尉凤英,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学徒工。那时候,尉凤英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车间,随身揣个小本子,细心记下难点,真心跟着师傅一板一眼地学,一点一滴地练。
在入厂三个月后,她成为第一个独立操作的学徒工。当时,抗美援朝战争正处于最后阶段,沈阳七二四厂的生产任务也更加繁重。尉凤英说:“在接到厂里分配的任务后,我就暗下决心要生产更多的零件,为消灭敌人作贡献。但是由于自己技术不熟练,操作不好,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。因为我的生产进度跟不上,还影响了整个小组的生产进度。”
有一天,尉凤英为了追赶进度,就使劲“吃刀”,没想到因为用力过大,刀折了活儿也废了。邻床的师傅看到后就对她说:“干活儿不能用蛮力,窍门儿满地跑,看你找不找。”师傅的一番话,使尉凤英迷上了技术革新。
为了找窍门儿,尉凤英费尽心思,“当时,我为了找窍门,就连吃饭也在思考,经常是一手端着饭碗,一手拿着筷子,用筷子沾着菜汤在桌子上画图、想窍门儿。”不久,尉凤英的第一项革新成功了,提高效率80%,保证了产品质量。
然而,有一天,姑娘的眼睛突然蒙上了一层愁云。冲床的工友完不成任务,又有一位工友在送料时压断了一节手指头。尉凤英就想到了要做一个自动送料器,这样既可以防止压手的事故,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。当天,尉凤英向工厂附近的商店要了一些破纸盒,回到宿舍,就用这些破纸盒做起冲床自动送料器的模型来。
那段时间恰逢中秋节,尉妈妈喊她回家吃饭,看着眼前令人垂涎欲滴的猪蹄时,尉凤英却怔住了,她问妈妈:“猪蹄为什么能打弯?”一时让尉妈妈苦笑不得,“因为骨头上有筋啊!”“筋?对,筋就是弹簧!”受到启发的尉凤英,想到在自动送料机器上加个弹簧,就一定能解决自动打弯送料的问题。于是她撂下碗筷,拔腿就往外跑,边跑边喊:“妈,你自己吃吧!”尉凤英开始了第一次试验,厂里的同志都闻讯赶来,都想一探究竟。只听“吭”的一声,自动送料器被压得扁扁的。身边的人冷冷地说:“哎,早就知道不行,白费劲了,要是能行,早就有人做了。”一时间,沮丧、灰心、懊恼之情全部涌上心头,泪水模糊了尉凤英的双眼。
但是,尉凤英依然没有放弃,每天下班后坚持在车间里试验。送料器有两节钢丝绳,使用细的,只开动几下,就被拉断了;改用粗的,钢丝绳虽然不断了,可送料器上的送料板又被拉弯了。第十次试验失败了,“不要紧,再来!” 尉凤英在心里给自己鼓劲,准备进行第十一次试验,这次换上一个车链子,再加上两节弹簧。尉凤英用脚一踩冲床的脚闸,机器立即发出了有节奏的响声,自动送料器终于试制成功了。
尉凤英和同志们尝到了技术革新的甜头,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“因为机床破旧从加工到成品,需要多次手动操作才能完成,而且成品出来后还会与铝沫混在一起,每次都需要用手把它们一个个挑出来摆盘,放上合格证才行。这样一来,边干活边摆盘就耽误不少时间。当时我就想,如果在出成品的同时可以把铝沫分开,这样效率就提高了。”经过长时间的设计,尉凤英利用簸箕簸豆子的原理、建筑工地工人筛沙子的原理和门弓子(门上安装的弹簧)的原理制作出了机器模型。尉凤英说:“那时候,我白天搞生产,晚上就留在厂里把机床卸下来,安装上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试验,边试验边改进。天快亮时,我就躺在地上睡一会儿。”最终,在师傅的帮助下,尉凤英终于研制成功了“半自动搬把”和“自动分料器”。这两项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,并且还提前118天完成了1953年的全年生产任务。
这次革新的成功,让尉凤英更加体会到要想提高生产效率、节约原材料,就必须要进行技术革新。此后从1953年到1965年的12年里,尉凤英带领厂里的技术人员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,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。
尉凤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革新中,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。当年,她怀孕后怕领导照顾,为了不被工友觉察,她给自己做了一件又肥又大的衣服,精心“伪装”,严格保密,怀孕6个月还照常上班。直到小孩出生了,医院给车间打来电话,许多工友都感到惊奇,开玩笑说她是“先生孩子,后怀孕”。在产假期间,她提出六项技术革新,其中一项机械加工改自动化加工,提高生产效率8倍。
“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,只有群众的力量才能移山倒海。”1957年,尉凤英在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下,把大家组织起来,成立业余红专小组,组织大家进行交流技术、开展技术革新。1958年,团市委书记张鸿钧提议将红专小组命名为尉凤英业余红专大队,在她带领下,全厂先后成立130多个红专小组,有1000多人参加。
1993年,尉凤英从新阳机器制造厂退休,她的身影仍藏不住奉献的自觉、余热的动能,她经常出现在守护北运河的劳动队伍中,活跃在“关心下一代”的辅导活动中,并一次次受到表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