钰德顺:仁医良药济民生
- 来源:辽阳市文联
- 时间:2023-05-22 14:10:34
丁先达
走在辽阳城西黄泥洼的乡间,能听到一首歌谣:
讳疾忌医传扁鹊,麻沸止痛始华佗;
但见人间悬壶者,几人及得崔玉德。
崔玉德何许人也?为何在百姓中有这样的口碑?他是辽阳县黄泥洼钰德顺大药房的总经理。
黄泥洼,地处辽阳城西,太子河左岸,因境内土质耕型壤质草甸土(黄粘土),且地势低洼而得名。黄泥洼镇本街,距辽阳市内有34公里。明代这里是辽阳城副总兵所属的长安堡,是辽阳城西重要的防卫据点。清代称之为黄泥洼堡。一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设镇,这里的经济才逐渐发展起来。黄泥洼的街面不大,从头能看到尾,也不过几百米的长。在远离市区的乡下,实在没有特别之处,因为是镇政府所在地,也算得上商铺云集,粮油百货,干鲜水果,服装鞋帽,药房诊所,五行八作各式各样应有尽有。地处街面正中,营业面积160平米的钰德顺大药房如同鸡中之鹤,很是抢眼。
创立于1990年的钰德顺大药房,是一家民营企业。总投资30万元,全员5人,其中管理者1人,职工4人,本科以上学历2人,高中以上学历3人。每年的营业额都在30万元以上。这样的营业额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也许算不了什么,而在偏远的乡镇,当时,全镇上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才900多万,这已实属不易了。是什么样的经营理念让钰德顺药房在众多同行的激烈竞争中历时30余年而不败,它的法人代表崔玉德又是怎样的一个人?
药房作为市场经营活动的产物,从药品的购进售出中获利,是它的商业属性,这是它生存的必要条件;同时,它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,它经营的商品是解除人民疾苦,治病救人的药品,事关病人的生命安危。在利与义面前,钰德顺大药房和崔玉德向世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。崔玉德今年46岁了,经历了商海和人生的沉浮之后,从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,他的经营目标明确,利益面前是非分明,从父亲手中接过钰德顺到现在,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,经历了风风雨雨,也见到了美丽的彩虹。
钰德顺大药房的前身是黄泥洼镇供销社医药批发部,当时的负责人是崔玉德的父亲崔明双。上世纪90年代初期,神州大地上改革的浪潮激情澎湃,物资、粮食、供销社等服务行业先行先试 ,率先进行改革,并完成由个人承包到个体私营的转变。崔明双做为第一批“吃螃蟹的人”出资接下了医药批发部这摊子业务,创立了钰德顺大药房。崔玉德18岁那年,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父亲创办的钰德顺大药房,帮助父亲打理药品采购、批发、零售业务,按照父亲的要求,他除了要去乡下为客户送药上门。还要在药房里熟悉业务,记药品名称,了解主治功能,药品搭配,作用与副作用,十八反十九畏,还有货位,序号等等,熟悉药店里的业务。一个18岁天性活泼开朗好动的年轻人怎么能耐得住这种枯燥寂寞?但这是父亲创立的产业,他必须坚守。后来,父亲调任辽阳县医药公司一把手,整天忙于公司业务,钰德顺大药房的担子都压在了崔玉德稚嫩的肩上。
1997年的元旦,那可是“丰年好大雪”,满世界白茫茫一片,天气出奇的寒冷,平地雪深没膝,公路上少有车辆通行。这样极端的天气导致患感冒的人群激增,各基层诊所人满为患,用药品种、数量大量增加,药品供需矛盾突出,购药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到药房来。作为辽阳城乡医药经营机构,送药上门是钰德顺创立之初就订下来的规矩,即使条件再恶劣、再艰苦也要准时将药品送到所需客户手中,不能因为时间等客观原因影响患者用药,给患者增加痛苦。当时钰德顺大药房没有大型车辆,只有几台“幸福”摩托是送药的运输工具。崔玉德从早上6点多钟就开始送药,未曾停息。此刻已是下午日落西山,天冷得出奇,其他的员工早就做好了下班回家的准备。这次送药的“美差”自然而然地落在他的头上了。关键是这一趟送药的地点是外地,路途远,天黑之前回不来。如果不送,会影响钰德顺大药房的声誉。他不声不响的站起身,把需要送的药品按照销售清单点好、包装好,又额外加了保护措施,骑着摩托车上路了。天黑路滑,寒风凛冽,摩托车在穿过一个冰坎时熄了火,他重重的跌倒在地,摩托车压在身上,好不容易才站起来,扶起摩托车,却怎么也打不着火,折腾了一个多小时,才有一辆卡车路过,他向卡车司机求助,司机下车帮他把摩托车打着了火,这才继续赶路。回到家里,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,可迎接他的却是父亲的一顿批评,因为按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。搓着冻僵的双手,他觉得委屈,压抑的怒火爆发了。“我不干了。”“那你想干什么?”父亲崔明双倒是没有生气。“我去外面干去,干什么也比在这里强。”“好啊,自己闯一闯,也当着锻炼锻炼。资金我给你出,但是有一样,我是县医药公司一把手,你不能在我管辖的地盘上做生意。”转过年来,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,辽阳市徐往子街面上一家药房开业了。离开了父亲的护佑,他像一只奋飞的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,没人说没人管逍遥自在的日子多好啊。以前他总是羡慕同学们的清闲时光,现在他终于亲身体验了。每天店门打开,有顾客来就应付一下,没人时候就坐在电脑前玩电子游戏,渐渐地,他沉缅于电子游戏之中不能自拔,货架上落满灰尘,生意冷淡,门可罗雀。转眼到了年底,父亲到店里,看着眼前的景象,没有说什么,拿过账目一看,发现账目混乱,票证不全,账面应收款项一大堆,看着儿子回答问话时心不在焉,边回答问题边击打着电脑的键盘,就知道他是沉迷网络游戏了。父亲问他:“你就这样工作啊,你的事业呢,你的雄心呢?”他无言以对。“你已经是成了家的人,”父亲耐心开导他。“一个人做事不能由着性子来。对家庭、对家族、对社会要有承担,要有责任意识。钰德顺不能只看作是个人资产,他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。我们不能只看到它是一个经营药品的店铺,它的作用是服务社会,服务患者。记住了,生命至上。和生命相比,金钱名利都不重要。”听完父亲的一番话,他心里惭愧,顿生悔悟,决定回到父亲身边,为传承钰德顺大药房做一番事业。
药品是特殊商品,经营药品的药房只是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渠道,是营销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要保持链条完整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。在钰德顺大药房里,见到最多的两个字是“诚信”。它挂在总经理办公室的墙上,贴在公司的电梯间里,写进药房的规章制度中,深入到员工的心坎里,成为钰德顺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。不卖一粒假药,不赚一分昧心钱,让百姓吃上平价药放心药,这也是钰德顺这些年来从来不卖广告药的原因。有一次,崔玉德去南方某个制药厂采购药品。那时还没有银行卡和手机支付宝,也不能怀里揣着支票、汇票谈业务,只能带着现款乘车前往,途中把钱丢了。住在旅店里他懊恼不已。货款丢了,经济受了损失。怎么办?采购相同名称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品,可以减少成本,搞堤内损失堤外补?这念头在脑子里一闪,马上被他打消了。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,关系着钰德顺的信誉。如果降低采购标准,你还“诚信”吗?让消费者用到价格最低、质量最好的药是钰德顺创立以来一直秉承的信念,这个信念不能改。他一直等到药房重新发来货款,才按照最高标准采购了药品。外出采购药品会出现意外,送药上门的推销者一样存在风险。对每个厂家推销员推销的产品,他都严格把关,从不轻信。一次,外省一家制药厂的推销员来钰德顺推销一种新生产的片剂药品。这个推销员以前经常来谈业务,也算是老熟人了。崔玉德看完说明书看产品,看完产品谈价格,一切顺利。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,这桩买卖成交了。可崔玉德没有掉以轻心,他从样品中拿出来一粒药片,投放到水杯中,这是他自己检查片剂药品的一种方法。是药物制剂的物理溶解过程——崩解。崩解时间指在一定条件下,丸、片、胶囊剂崩解变为颗粒的时间,投入水杯中的药片长时间不崩解,是假药!他吃惊。要不是自己谨慎,这事儿就大了。他用计把推销员稳住,然后到另一个房间向有关部门报警。经过审理,一起制、售假伪药案告破。事后有同行说崔总不仗义,坏了行业的规矩。他说,不是我不仗义,是因为医药行业是特殊行业,事关消费者生命安全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这也是钰德顺从来不卖广告药的初衷。假药的在我这里被拒之门外,不等于别人也拒之门外,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每个医药经营者应尽的义务,维护良好的医药流通环境是全体医药从业人员的共同责任。生命至上这个崇高准则不容玷污,对生命的仁爱和悲悯是每个医药从业人员的行为底线。可仁爱之心又从哪里体现?这要靠爱心的付出和行动的善举。在药房内部,他为所有员工缴纳一险三金,还有月奖、年奖。专为员工设立了练歌房,健身房,餐厅,中午休息时间让员工放松精神。对于精神压力太大的员工,总经理崔玉德设立了减压饭局,亲自陪员工吃饭,以这种方式沟通交流,为员工减压。
在药房外部,他更是用最大的精力服务社会。当他得知本地区中小学电子教学设备落后的情况,就捐助了一批音响设备。对那些学习成绩优秀,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的学生,他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,帮助他们完成学业。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做,从没有想过名利和回报。去年疫情期间,他为辽阳县政府,公安局,行政服务中心,中小学捐赠了10万元的防疫物资。随着时间推移,如今,钰德顺的经营规模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营业额大幅增加,经济效益每年都在攀升,现在年营业额5千多万元,利润近百万,但这些都不是他最快乐的。因为现在市场营销环境不是很好,从业人员多,素质参差不齐;零售门点遍布城乡,同行间竞争激烈,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。但让他高兴的是这么多年,钰德顺大药房心系百姓,顾及消费者利益,不卖广告药,卖百姓吃得起的平价药放心药,赚心安的钱。
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:“善良的心就是太阳。”
崔玉德总经理心中有一颗像太阳的心,总是将灿烂的阳光照亮给人们。
钰德顺大药房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一路兼程,筚路蓝缕,走过了30年。总经理崔玉德也由青年步入中年。在同行当中他也算是成功人士了。这些年来,他的信仰坚贞。在他的药房里,既不供奉财神,也不供奉孙思邈李时珍,在他心里供奉一尊真神,这尊真神就是人民百姓。钰德顺要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,以百姓忧之所忧,痛所痛痛,虔诚的服务百姓。一心为百姓着想。这些年来,钰德顺的药品让人信得过,这良好的口碑如同一座座金杯银杯,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,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。1999年,由辽阳市技术监督局、辽阳市物价局、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、辽阳市总工会、辽阳日报社等多家单位联合授予“物价计量政策法规服务收费信得过单位”。2008年4月,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。”2013年3月,辽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“辽阳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先进定点药店。”这些荣誉的获得,是总经理崔玉德诚信经营的结果,是他心血的结晶。
经营辛苦事,得失寸心知。
钰德顺大药房30年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,也有坎坷和挫折。用总经理崔玉德的话说,钰德顺如果再早10年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,经营的规模可能更大,效益会更好。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,目光要有前瞻性,思维要开阔,知识和经营理念要更新,只有这样,企业才能长久生存下去。创业难守业更难,因为药房是特殊的行业,在世人眼里,存在的时间越长久,可信度越高,信任度就越强。钰德顺大药房的经营与发展中,以同仁堂大药房为标杆,向榜样看齐,沿着企业既定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。传统要发扬,从父辈手里接过来的“老字号”大旗不能倒,要将“老字号”的经营传统继续传承下去,向百年“老字号”的目标迈进。眼下需要把工作做好做精做细,将精力投放到主业上,完善经营结构和提高企业竞争力,调整工作思路和合作空间,特别是寻找与大的优质企业合作机遇,学习消化大企业创新的理念,搭船出海,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,增加钰德顺的知名度,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。
崔玉德总经理说:钰德顺,钰字有坚强、刚毅、自强自立等美好的寓意。德者,感恩也。正直而坦率。顺者,理也,顺之所以理之,未有不顺民情而能理之。钰德顺从创立之初就怀揣着五德润泽以温。钰则刚毅。德者心存感恩、正直、坦率。顺之所理。这是父亲创业之初为钰德顺订立下的根本宗旨。
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何惜架上药生尘”。钰德顺药房的门口,每年过年都要贴上一副新春联,但春联的内容只有一个,几十年来未曾更改。崔玉德总经理说,这是他的内心愿望和企盼,是多少年来不曾改变的初心,现在不会改变,今后也不会更改,它已深深地融入员工的每个人的心里,融入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当中。